最新目录

东南医学院、一医二医、铁道医学院、卫校,原

来源:东南国防医药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5-0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杏林育才不辞远,扎根西部创杏坛;丹心赤诚系家国,芳华熔铸信念坚。” 从上海震旦大学医学博士考试优等证书,到上海圣约翰大学《约翰新闻》头版,从“鲜花遍地开”1958级毕

“杏林育才不辞远,扎根西部创杏坛;丹心赤诚系家国,芳华熔铸信念坚。”

从上海震旦大学医学博士考试优等证书,到上海圣约翰大学《约翰新闻》头版,从“鲜花遍地开”1958级毕业分配示意图,到安徽医学院向吴孟超教授发出一封手书信……

5月即日起,上海医学院校的西迁之路主题展正在上海健康医学院图书馆开展。不论昔日“西迁”还是今日“西援”,翔实的图文、生动的实物以及多媒体等展示方式,让你发现原来那么多沪上医学院校都有这样那样刻骨铭心的西迁故事,那么多现今的内地医学院校都与上海兄弟院校有着难解难分的一世情缘。

【“西迁”故事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便已开始】

1956年,国家调整工业发展布局和文化建设格局,交通大学由上海迁往西安。如今,百年名校在东海之滨和渭水河畔桃李天下,成就了一对“双一流”建设高校。伴随着这一壮举,诞生了为世人所称道的交大“西迁精神”。

当今,“西迁精神”被理解为胸怀大局的担当精神、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无私奉献的报国精神、弘扬传统的创新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这次“杏林育才不辞远,丹心赤诚系家国”----上海医学院校的西迁之路主题展由上海健康医学院党委宣传部主办,图书馆、文理教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图书馆馆长彭骏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事实上,回溯历史,“西迁”的故事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便已开始。在“西迁”队伍中,不乏医药卫生类学校“西迁人”,他们舍小家、为国家,献青春、洒热血,用理想信念和青春芳华铸就了医学教育史上的丰碑。

“东南医学院到安徽医科大学”“上海第一医学院到重庆医科大学”“上海第二医学院到蚌埠医学院”“上海铁道医学院到宁夏医科大学”“上海市卫生学校到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多所沪上医学院校与内地医学院校渊源颇为深厚,一大批“健康使者”先后踏上援建西部的征途,为新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做出巨大贡献。比如,作为上海健康医学院前身之一——上海市卫生学校在国家调整教育布局、发展西部医疗卫生事业的部署之下,分批整体搬迁至云南楚雄,开展医疗、研究、教育、科普等工作,为当地乃至云南省的卫生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

【上海带去的不仅有图书资料教学标本实验器材】

从繁华地区到偏远地区,医学教育与国家发展“一盘棋”。1949年12月,上海东南医学院整体搬迁安徽怀远县;20世纪50年代,上海医学院分迁建立重庆医学院并援建新疆医学院,上海第二医学院则援建蚌埠医学院;1972年,上海铁道医学院主力搬迁宁夏。1970年,作为中等医学教育“西迁”的代表,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卫生学校的前身之一——上海市卫生学校整体搬迁至云南楚雄。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这些医学院校的西迁一方面是响应党的号召“到内地、到边疆去”,到医疗卫生资源少的地方去,像东南医学院、上海医学院、上海第二医学院,都是在解放初期和50年代在国家和上海市的统一调度下,在陈毅市长的直接鼓励和支持下,或整体、或大批骨干人员西迁。另一方面,西迁也是服务国家建设战略,服从国家建设需要,上海市卫生学校就是为支持改变云南楚雄少数民族地区缺医少药的现状,整体西迁。

展柜中陈列了当时的教材、文函、证书、师生合影照等,泛黄老旧的纸张映照出那段如歌的岁月痕迹。不难发现,院校西迁之初,物资匮乏,在生活、教学、科研等诸多方面遇到巨大困难,但老一辈“西迁”人不畏艰难,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完成院校建设。

彭骏说,“西迁”从上海带过去的,不仅有图书资料、教学标本、实验器材、办公用具,还带去先进教学理念、医疗和科研信息,更重要的还有艰苦奋斗的精神,“这种精神成为学校后来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动力源泉,推动各个医学学校不断向前发展。”

文章来源:《东南国防医药》 网址: http://www.dngfyyzz.cn/zonghexinwen/2021/0509/654.html



上一篇:第25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评选结果揭晓
下一篇:福州滨海新城:昔日董奉故里 今成东南沿海精准

东南国防医药投稿 | 东南国防医药编辑部| 东南国防医药版面费 | 东南国防医药论文发表 | 东南国防医药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东南国防医药》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